为落实2019年集团人才建设年的工作部署,实践和弘扬后勤人的工匠精神,继续推动一流后勤建设,运输服务中心在劳动的五月举行了大客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竞赛。此次竞赛是后勤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系列岗位技能竞赛之一,来自运输服务中心的17名新老驾驶员参加了本次竞赛。翔安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黄宇霞及校区办公室、翔安校区保卫办等部门领导到场观摩,集团党委书记刘立荣、副总经理王裕民、总经理助理汪尚谦现场指导,集团人力资源部等兄弟单位参加了活动。活动由运输服务中心主任谢伟锋主持。
汪尚谦首先致辞,他说,运输服务中心响应校工会和集团的号召开展了此次岗位技能竞赛,希望驾驶员们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做好校区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更好地为翔安校区教职工服务。
翔安校区保卫办秘书叶晓冬感谢运输服务中心长期以来与保卫办的紧密配合,他表示保卫办将与中心继续加强交流沟通,保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校区交通安全工作。最后他预祝竞赛活动圆满成功。

随后,中心驾驶员彭瑞央与运输服务部副经理张小铁为现场与会人员共同示范了“三检制度”操作流程。只见彭瑞央师傅从工具箱中拿出锤子,首先对四个轮胎顺时针轻轻敲打,“嘭嘭嘭”,饱满结实的声音代表胎压胎况正常;其次他打开大车后盖,灵巧地抽出机油尺,检查机油量,水量、各部分曲轴皮带等;接着他对车内应急开关系统、手脚制动系统进行检查。每日十分钟的三检制度检查,不仅规范了操作流程,更是一道安全“附身符”,将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紧接着在谢伟锋的号召下,全体驾驶员和与会领导庄严起誓,重温机动车人员宣誓誓词。誓言嘹亮,回响空中;目光坚定,使命升腾。
最后王裕民发言。他说,中心的通勤班车作为集团的流动服务窗口,通勤班车的形象和服务是999白菜大厅的一张名片,驾驶员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集团和学校的形象。今年是集团的人才建设年,希望中心通过竞赛发现优秀的业务能手,充盈基层驾驶人才队伍;希望驾驶员们通过竞赛,奋发有为,争做先锋,带动更多员工共同进步;希望各位驾驶员不忘初心,将宣誓的庄重感和沉甸甸的责任感牢记在心,守住安全底线,做靠谱的运输人,保护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王裕民宣布竞赛正式开始,各位参赛选手已准备就绪,士气高涨。本次竞赛项目为驾驶技能和新能源电动车操作规范、应急处置理论两个项目。驾驶技能“老四样”——双轨、直角转弯、过限宽门、倒库,如何在短时间内操作准且稳是高分关键。“早5秒打方向盘了”、“差2公分就要压线了”,场上选手们的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两位裁判的火眼金睛。孙永全裁判说:“作为驾驶员不能仅仅只是会开车,而是要用更高、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驾驶水平,让师生们从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中感到踏实。”

新能源电动车操作规范、应急处置理论方面,重点考察新能源电动车的构造、充电流程、驾驶注意事项、应急反应能力,如考察高压急断按钮是切断高压电源的快速装置、电池起火要使用二氧化碳或者干粉灭火器、在远距离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灭火器如何使用等。选手们不仅要一边口述还要一边操作,这对他们是不小的考验,但这些都难不倒他们,他们不仅对答如流,而且操作起来有条不紊。
此次竞赛题目类型灵活多样,难易结合,在竞赛过程中驾驶员展示出了不凡的业务功底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尤其是一些平时不显山水的同志脱颖而出,驾驶流畅、动作稳、用时少、回答完整熟练,经得起“围观”,不禁令人大赞叫好。通过激烈角逐,思明校区魏东平勇夺被翔安校区蝉联两届的桂冠,值得一提的是平时开柴油车的张晓军、魏东平在新能源操作、应急处置部分获得满分,新聘员工也有不俗表现。

刘立荣、王裕民、汪尚谦分别为获奖人员颁奖。
中心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竞赛不断提高运输专业技能水平,打造工匠精神,传扬“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踏实、可靠、智慧书写后勤人的故事。

文/运输服务中心 林婷
图/宣传部 庄华